Clicky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 零
当前位置: 哲学 >>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抛弃价值观和知识
虚无主义来自于拉丁词根nihil, 意为乌有,即不存在的东西。同一词根在动词“annihilate”(湮没)中也有―意为使乌有、完全毁灭。虚无主义是这样的一种信仰:

  • 它认为所有的价值观都没有价值,因此一切无从了解和交流。
  • 和极端悲观主义及强烈怀疑主义相联系,没有任何忠诚。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常和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在《权力意志》(1883年-1888年的笔记)中他写道:“每种信仰、每种认为的正确都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根本没有正确的世界。”对于尼采来说,除了我们给的,世界上没有客观的秩序和结构。虚无主义的目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认识论的虚无主义否认知识和真理的可能性,与极端怀疑主义相连。
  • 政治虚无主义鼓吹要提前毁灭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宗教秩序,这是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
  • 伦理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否认绝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可能性。善和恶是模糊的,其相关的价值观只是社会和情感压力的结果。
  • 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是最为人知的观点,认为生命没有任何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虚无主义―无意义的世界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精彩地总结了有关存在的虚无主义玷污生命的视角:

    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哲学家们严厉批评了虚无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存在主义者阿尔伯特‧加缪(1913-1960)将虚无主义视为20世纪最恼人的问题。他的《反叛》1一文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景:“形而上的垮塌常常以完全的否定和虚无主义的胜利而告终,其特点是深度的仇恨、病态的毁灭和不可计数的死亡。” 赫尔穆特‧蒂利克的《虚无主义:起源和本质及基督教的回答》警告说:“虚无主义实际上宣扬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最终虚无盛行而世界是无意义的。”


虚无主义―超越虚无
虚无主义―选择相信虚无―要付出高昂代价。人们会选择去“感受”而不是思考,发挥其“权力意志”而不是祈祷、感恩或遵从神。在经历了非凡的文学和哲学创造生涯之后,弗里德里希‧尼采对其心智能力失去了控制。当看到被虐的马时他开始控制不住地哭泣,最终沦为紧张症。尼采后来被诊断为完全精神失常,死于1900年8月25日。虽然虚无主义肯定“生命”而否定神,但它两者都没有得到。

有那位是超越了虚无主义的虚无,比不信更伟大的;那位已经接触人类(约翰一书5:20)并保证我们的生命不是没有意义的(使徒行传17:24-28)。

了解更多!

1 加缪,阿尔伯特,《反叛:关于人类的叛乱》,兰登书屋,纽约,1991年。
2蒂利克,赫尔穆特,《虚无主义:起源和本质及基督教的回答》,格林伍德出版社重印,西点,康涅狄格州,1969年。


喜欢这些信息?使用以下社交媒介与他人分享。 这是什么?




与他人分享:

English  
Social Media
关注我们: 

与他人分享:


哲学世界观

定义无神论
唯物论
存在主义
文化相对论
不可知论者
宇宙论
共产主义
自然主义
人文主义
Additional Content To Explore...

科学世界观
真理宣称
有神论
世界宗教创始人
世界宗教
发现真理
热门话题
生活挑战
复原有望
 
 
 
搜索
 
Add 虚无主义 to My Google!
Add 虚无主义 to My Yahoo!
XML Feed: 虚无主义
哲学 主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图
版权© 2002-2021 AllAboutPhilosophy.org, 保留所有权利。